服務熱線
13770985289
巴氏消毒法
巴氏殺菌法是一種應用于水系統消毒的低溫熱處理方法,主要目標是病原微生物和其他細菌。利用病原菌對熱的敏感性,透過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來殺死微生物。為了考慮高溫條件,巴氏殺菌的純水系統需要采用不銹鋼材質進行安裝。
在特定溫度范圍內,細菌的繁殖速度會受溫度影響。溫度越低,細菌繁殖緩慢;溫度越高,繁殖加速。然而,若溫度過高,會導致細菌死亡。巴氏消毒充分利用了病原體對高溫的不耐受性,通過恰當的溫度和保持時間處理,以消滅其繁殖。在水系統中,通常使用65°C至80°C的溫度一定時間來維持純水,并實現消毒效果。
經過巴氏消毒處理后,仍會留下一些無害或有益、相對耐熱的細菌或細菌孢子,因此,巴氏消毒并非無菌的過程。
純凈水設備中的巴氏殺菌有兩個重要功能。
1、對于用于純化水設備的活性炭等預處理單元,RO/EDI單元和存儲分配管網單元,需要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
2、維持注射用水系統正常運作時微生物的生長。
臭氧消毒法
臭氧是光譜消毒劑,它能夠通過氧化過程摧毀微生物的膜結構和內部物質,導致細胞溶解和死亡,從而實現消毒的效果。當臭氧的濃度達到0.15毫克/升時,就已經超過了人類嗅覺的臨界點,這個濃度被稱為衛生標準點;當臭氧的濃度達到1~10毫克/升時,就屬于刺激范圍;當濃度超過10毫克/升時,就會引起中毒。
臭氧有著很短的半衰期,只有30-60分鐘。在應用時需要現場生成,使用空氣制造的臭氧濃度為10-20毫克/升,而使用氧氣制造的臭氧濃度為20-40毫克/升。另外一種生產臭氧的方法是電解水,即通過將水電解成氧原子,再將其中的自由氧氣轉變為臭氧。
臭氧在水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釋放出氧化能力的單原子氧(O)和羥基(OH),能夠迅速分解水中的有機物、細菌和微生物。通過向純水系統中加入臭氧并使其溶解于水中,我們可以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來持續對儲罐和管道系統中的水進行消毒處理。
紫外消毒法
紫外線消毒介紹:紫外線消毒是一種物理消毒的方法,具有廣譜殺菌能力,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專門設計的高效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水流,可以直接消滅水中的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水藻和其他病原體,達到消毒的效果。
紫外線消毒不向水中添加任何物質,無任何負面影響,這使其比氯化消毒等化學消毒方法更為出色。目前,能夠提供足夠UVC強度來進行水系統消毒的是人工汞(合金)燈光源。
紫外線消毒燈的燈管采用石英玻璃制造,汞燈根據點亮后燈管內的汞蒸氣壓力和紫外線輸出強度不同,可分為低壓低強度、中壓高強度和低壓高強度三種類型。消毒效果取決于微生物所接收的輻射量,同時也受紫外線輸出能量、燈的種類、光強度和使用時間的影響。隨著燈管的老化,光強度可能會減弱30%至50%。